首页 > 专科院校 > 正文

20世纪30年代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都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?

2024-08-07 01:11:50 | 12教育网

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20世纪30年代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都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?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20世纪30年代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都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?

20世纪30年代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都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?

20世纪30年代,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(简称上海国立音专)是当时专业音乐创作、教学、演出的中心,当时的学生里面也有很多已经在乐坛崭露头角了。
其中,青主(1893~1959)原名廖尚果。他早年留学德国,学习法律,旁修哲学和音乐,回国后投身北伐革命。在创作方面,青主自20年代以来写下了许多艺术歌曲,其中大多是为古典诗词谱曲,如为苏东坡的词谱写的《大江东去》及为北宋词人李之仪的《卜算子》谱写的歌曲《我住长江头》等均是他的代表作品。
应尚能和周淑安也都是当时上海国立音专的声乐教授,他们为了教学需要,创作了不少具有相当影响的艺术歌曲,如应尚能的《吊吴淞》和周淑安的《纺纱歌》等。
刘雪庵(1905~1985)20世纪30年代,刘雪庵曾在上海国立音专师从黄自专攻作曲,抗战爆发后,他创作出了著名的抗战歌曲《长城谣》,《流亡三部曲》之二《离家》、之三《上前线》等,以及抒情歌曲《红豆词》《飘零的落花》等。这些歌曲由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、抒情易唱、旋律优美而广为流传。
与贺绿汀、刘雪庵一样,陈田鹤、江定仙当时也在上海国立音专师从黄自学习作曲,后人称他们为黄自“四大弟子”。受黄自影响,他们的创作大多为儿童歌曲、抒情歌曲、古诗词歌曲及合唱作品等,如陈田鹤的《春归何处》《采桑曲》和《江城子》,江定仙的《静境》和《岁月悠悠》等。

20世纪30年代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都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?

2022年南通高等专科学校招广西音乐类文科生综合分497是否

您是问2022年南通高等专科学校招广西音乐类文科生综合分497是否过线?2022年南通高等专科学校招广西音乐类文科生综合分497没有过线。2022年南通高等专科学校招广西音乐类文科生分数线是516分,所以2022年南通高等专科学校招广西音乐类文科生综合分497没有过线。

20世纪30年代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都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?

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生分数线

12教育网(https://www.380812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生分数线的相关内容。

2021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生分数线:

理工+美术类:497。

文史+美术类:512。 12教育网

理工+音乐类:504。

文史+音乐类:521。

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排名:全国第339名。

1、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出品的GDI高职高专排行榜TOP1000名中,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全国专科院校中排第374名。

2、在中国科教网出品的金平果高职高专竞争力排名中,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排在全国专科院校中的第339名。

以上内容参考: 百度百科-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

以上就是12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,请关注12教育网。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2教育网:www.380812.com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。
与“20世纪30年代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都创作了哪些艺术歌曲?”相关推荐